近日,中國再保險(集團)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再保險集團”,1508.HK)披露2020年中期報告,上半年集團合并保費收入1021.23億,增速20.5%;受疫情影響,財產再保險境外業務和財產險直保業務承保利潤下降,歸母凈利潤24.67億,同比下降25.7%。
值得關注的是,港交所上市5年的中再保險集團股價表現并不樂觀,目前股價約0.72港元/股,創52周新低,與2.7港元/股的發行價相去甚遠。投資人士分析,股價下行一方面與經濟、疫情對國際化程度較高的再保險行業沖擊程度較大相關,另一方面,也與港股基本面相關,被低估的股價將有回彈空間。
后疫情時代,保險業將面臨保險需求激增等一系列變革,身處其中的再保險行業也將迎來分出需求加大、再保門檻提高等變化。
市場未“買賬”,中再保險集團股價連創新低
具體來看,2020年上半年,中再保險集團合并總保費收入1021.23億元人民幣,增速20.5%。其中,財產再保險業務總保費收入270.78億元,同比增長17.6%;人身再保險業務總保費收入505.00億元,同比增長31.4%;財產險直??偙YM收入257.63億元,同比增長5.7%。
進一步分割,中再保險集團主要通過中再產險經營境內財險再保險業務;中再產險、新加坡分公司以及僑社經營境外財產再保險業務;中再壽險、中再香港以及新加坡分公司經營境內外人身再保險業務;大地保險經營境內財產險直保業務;僑社經營境外財產險直保業務。
在各業務板塊中,財產再保險境內業務創新高,分保費收入180.21億元,同比增長20.8%,增速持續超越直保行業,綜合成本率99.80%;境外業務總保費收入97.25億元,同比增長14.9%,剔除疫情影響綜合成本率92.08%。不過,財險再保險給付及賠款由2019年上半年的103.2億元增長32%至2020年上半年的136.22億元,主要是受新冠疫情、非洲豬瘟、利奇馬臺風等風險事件的影響。
與此同時,財產險直保車險業務原保費收入142.38億元,同比增長2.3%;非車險業務原保費收入112.31億元,同比增長9.7%。
人身再保險業務中,2020年上半年境內保障型業務分保費收入115.59億元,同比增長24.4%,2017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7.9%。
整體來看,中再保險集團業務板塊經營相對穩健,但疫情對于其利潤,還是產生了一定負面影響,歸母凈利潤24.67億,同比下降25.7%。中再保險集團管理層介紹,由于疫情對境外業務影響較大,造成約10.19億元損失,若剔除疫情影響,上半年實現稅前利潤43.06億元,有2.7%的增長。
“再保險本身的經營受市場環境和周期性波動等多方面影響,相對于盈利而言,只要規模保持正增長,一般而言,后期利潤不會存在太大問題”,一位再保險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分析指出。
“作為一家老牌大型再保險集團,中再保險集團有較為深厚的風險抵御能力和經營韌性”,上述人士補充道,“尤其是經過三年左右的調整,車險業務質量有提升,業務結構優化,境內非車險業務分保需求得到發掘”。
不過,市場并未表現出明顯的“買賬”情緒。受國際金融市場形勢波動以及疫情影響,今年以來,恒生指數累計跌幅達到17.57%,中再保險集團累計跌幅40.38%,最近一個月,中國再保險股價更是走弱,期間跌幅達15.29%,超過恒生指數8.6%的跌幅。
事實上,相對于2015年港交所上市時2.7港元/股的發行價,中再保險集團目前股價相去甚遠。2019年年初至今,中再保險集團股價步入震蕩下行周期,從1.7港元/股跌至目前的約0.7港元/股,9月28日報收0.72港元/股,創52周新低。
“股價下行也跟港股基本面相關,并且投資者情緒不樂觀,交易不活躍”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研究員陳嘉寧對藍鯨保險說道,疫情對全球保險行業沖擊明顯,相較于直保公司,再保險公司國際化程度較高,受到更顯著、更廣闊的影響,不過,其也指出,若后期形勢好轉,中再保險集團被低估的股價將有回彈空間,具備一定韌性。
國內再保排分壓力加劇,把握機會優化業務結構
業內人士介紹,再保市場中,受國際市場疫情及災害損失影響、離岸再保人評級下降、信保業務基本面惡化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,分出需求旺盛,風險向再保市場加速轉移,全球再保市場呈現走硬趨勢,國內市場再保排分壓力將更加明顯。
財報數據之外,中再保險集團下一步的規劃,顯得更為重要。在業績發布會上,中再保險集團管理層給出了思路,2020年下半年及明年的業務計劃,主要聚焦于區分市場、優化業務結構兩方面。由于國際市場發展不均衡,市場匯率變化不均衡,反轉明顯的地區將被中再保險集團列為重點關注對象,同時進一步優化短尾市場和長尾市場業務結構。
疫情給國際再保險市場帶來影響的同時,也為市場反轉創造了機會。保險業將面臨保險需求激增、科技重塑賽道、商業模式轉型等一系列變革,身處其中的再保險行業也將迎來分出需求加大、再保門檻提高及龍頭效應凸顯等重大變化。
具體來看,在財險行業,國內財產險市場行業保費增速放緩,基本呈現賠付率上升,費用率下降,綜合成本率基本平穩的狀態,但行業險種結構持續調整,行業有望進入高質量發展新時代,財產險公司再保分出需求增加,分出保費增速超過市場同期水平。
“車險綜改重塑車險行業生態,非車險中,信保、責任險、農險、意外險等承保效益整體下行,再保人面臨更多不利的市場情況,需要加強風險定價”,針對行業變化,一位再保險業內人士提醒稱。
新版重疾定義對于人壽再保險而言,是較大的機會。新定義下的重疾發生率能遏制當前重疾發生率惡化趨勢,有利于再保險公司,且大多公司都要迭代產品,有新產品開發需求,而中再保險集團旗下中再壽險的數據優勢以及過往的經驗積淀,都能提供支撐。
“我們將圍繞行業數字化轉型、健康險發展、健康產業融合等重大發展機遇,推動產品和服務供給側改革,審慎評估低利率環境下的業務發展策略,以數據、產品為抓手,拓展保障型業務,挖掘新重疾、長期醫療等政策機遇,創新迭代產品開發和服務融合”,中再保險集團表示。
2020年,“平臺化、科技化、全球化”仍舊是中再保險集團的驅動目標,通過秉持穩增長、調結構、控風險、增效益的經營方針,實現有效益的發展。(藍鯨保險 李丹萍 lidanping@lanjinger.com)
熱門